树洞 | 是事实就该说吗?!发表时间:2022-03-12 12:30 点击蓝字·关注我们 来信 #剧啦啦 老师您好,最近看电视剧《人世间》,里面有一段情节,我特别有感触; 雷佳音饰演的儿子秉坤因为觉得父亲不会安慰他,净说他的缺点,和父亲发生争吵。 吵到最后,父亲质问:“是不是事实?” 秉坤委屈的吼道:“事实就该说吗?事实就该说吗?” 我从小成绩也没哥哥姐姐好,爸妈也总拿我和他们比,电视剧演到这儿,我就特有感触。
《人世间》片段节选 /// 咨询师答疑 我很理解你,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。 我想借此说一说人际沟通中的三个维度,或许能对存在困惑的你有所启发。 沟通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主题,从一句“您吃了吗?”的寒暄,到两国元首的正式会谈,都属于沟通。 沟通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,也是沟通的第一个维度,叫做信息沟通,或者内容沟通。 内容沟通主要的工具是语言,强调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,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的祖先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,靠的就是发明了语音,当然,语言让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,但也并非没有副作用,例如,会产生谎言和诽谤。 回到电视剧中的情节,老父亲说:这是不是事实?言外之意是,我说的信息没有错啊,从内容沟通的层面看,这话是对的,但却忽视了沟通的另外两个层面。 网络上大家经常吐槽直男不懂女生的心思,当女生说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只知道回答多喝热水。其实这就涉及到了沟通的第二个层面——情绪沟通。 当女生说我不舒服的时候,并不代表着她不知道可以喝热水或者去医院,而是想表达某种情绪,比如,希望被关注或者被安慰。 所以当一方进行情绪沟通的时候,仅仅针对内容进行反应是不够的,还要对情绪予以回应。 还拿电视剧中的情节来说,秉坤抱怨父亲说他的糗事,他一定不是在质疑提供的内容有误,而是在表达一种情绪——为什么你说这些话的时候,没有在乎我的感受?所以,父亲的回应“这是不是事实?” ,完全是答非所问。 沟通还有一个层面叫做关系沟通,也就是说,沟通不仅传递信息和情绪,还在定位双方的关系和地位。 比如,A对B说“你去把垃圾扔了”,看似简单的一句话,说明A处在一个可以让B去做某事的关系上,至少A这么认为,或者A不自觉的这么做了,如果A是领导,B是下属,那么这个从属关系基本被双方认可; 但如果反过来,B是领导,A是下属,A让B去扔垃圾就不合常理,也就是产生了沟通角色和实际角色的冲突,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矛盾; 还有一种情况,双方可能是平级,同事关系,但其中一方认为在这件事上可以成为主导的一方,那么,沟通是否存在风险,就要看另一方能否接受这个关系的设定。 这种关系沟通的矛盾也经常在婚姻家庭中出现,比如亲子关系,父母认为孩子还没有长大,自己应该掌控孩子的活动,但孩子或许已经对这种关系不认可了;再比如夫妻之间,一方可能默认自己应该处在主导地位,但对方并不觉得,这些都可能成为矛盾爆发的隐患。 仍然回到这个电视剧,秉坤的父亲不考虑儿子的感受就说他的私事,说明他并没有把儿子放在和自己对等的关系上,认为说儿子的事情并不需要提前商量,这表明父亲在沟通中占据着主导权,但儿子秉坤并不买账,因此引发了这场父子冲突。 关于这个问题如何去面对和化解,可能您已经有了一些启示。 假设这对父子来到了我的咨询室,在讲解过沟通的三个维度之后,我的咨询或许会这样开始:在这次咨询中,你们各自想在哪一个层面上进行沟通呢? 特别说明: 每期「树洞信箱」是唯询心理长期免费问答栏目,并不属于心理咨询范畴。 用户可以通过向咨询师提问,诉说烦恼,并得到解答。 本文内容来源皆取得用户授权公开;正式的心理咨询,咨询内容全部保密。 △ END △ 唯 询 心 理 ![]() |